近期,我院学子参加第五届全国大学生高电压与等离子体科技创新竞赛,并在全国总决赛中取得了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的优异成绩,展现了电气学子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8月8日至10日,第五届全国大学生高电压与等离子体科技创新竞赛决赛在安徽省合肥市合肥工业大学顺利举行。本届竞赛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主办,合肥工业大学、《高电压技术》和《High Voltage》编辑部等联合承办。全国大学生高电压与等离子体科技创新竞赛是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发起并主办的第一个学科竞赛。竞赛秉持“学科交叉融合,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紧密对接国家和行业需求,引导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实践,促进高电压等离子体与环境保护、低碳能源、生命健康、空天海洋、先进材料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
竞赛设置八个分赛区、三类主题和十三个赛道,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和国内外243家单位报名参赛,全国赛共收到各分赛区推荐的参赛作品801件,参赛师生约5600人。经过赛区推荐、网络评审、会议评审和全国竞赛专家委员会评审,共遴选出283件作品入围全国总决赛。赛事吸引了来自全国百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近800名专家学者、指导教师和企业界代表参加。从2021年的第一届到今年的第五届,全国赛累计参赛单位765家、作品2341件、学生超过1.5万人。
在激烈的竞争中,我院高电压与等离子体应用技术团队的两只参赛队伍杀出重围,取得佳绩。在盛遵荣、付永强、姜楠三位老师的指导下,本科生于靖巍、李娜、张潇文、王芝勇以团队作品“分布式等离子体甲烷制氢系统”获得全国一等奖。该获奖作品充分依托风电、光伏等可再生清洁能源,创新性地将等离子体技术与化学链技术深度耦合,构建出面向分布式应用场景的“绿电-绿氢”低碳能源转化新路径,为实现清洁高效制氢与“双碳”目标提供了前沿解决方案。研究生李音、冯东雪、周玉娇、石书瑄和本科生潘军睿、赵超越、林韬泽以团队作品“基于介质阻抗模型的等离子体射流剂量自动控制装置”获全国三等奖。
此次赛事中取得的优异成绩充分展现了我院学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我院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助推学生全面发展上的重视投入,必将激励更多电气学子勇攀科技高峰,为服务国家能源战略贡献更多青春力量。
编辑:郭凯名,付永强,盛遵荣,姜楠
审核:王旭
上一条:电气学院师生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下一条:七项国家级一等奖,电气学子在多项全国顶级竞赛中斩获佳绩
【关闭】
@ 2025, 大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