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要求,强化青年教师立德树人使命意识,提升新导师履职本领和育人能力,电气工程学院于9月28日举办“履行导师职责,落实立德树人”新教师成长发展沙龙。邀请研究生院综合办公室主任胡丰彦、学院省级教学名师盛贤君教授出席并作专题分享,学院党委书记张建生、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王旭、院长助理刘征及学院新引进教师、博士后等10余名青年教师参加。
首先,胡丰彦系统介绍了学校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导师队伍建设的改革路径与岗位职责要求,重点解读了2024年新修订的《研究生导师岗位管理办法》,强调导师应“唯岗而聘、分类管理、职责清晰、从严退出”,并围绕“负面清单”“招生限额”“团队指导”等关键问题,阐述了学校在导师管理方面的制度设计与实践探索,强调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为青年导师走好第一步提供政策指导。
随后,盛贤君结合自身多年指导学生的经历和有关案例,分享了“双向奔赴、严谨治学、严管厚爱、师德垂范”育人理念与实践探索。指出,在培养理念上,导师要与学生相互认可,达成共识,实现“双向奔赴”;在科研学术上,导师要“严格要求、精心指导”,重视和关注学生培养过程的关键节点,引导学生严守学术标准,树立追求卓越意识;在日常管理上,“既要严管又要厚爱”,要明确团队建设纪律,同时要加强日常沟通交流,关心关爱学生,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成长需求和生活困难并予以热情帮助;在价值引领上,导师要做到言传身教,以德立身、以德施教,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行,为学生树立做人做事的良好榜样,赢得学生信任与尊重。多位青年教师围绕“如何针对性的为学生选择课题”“如何处理师生沟通中的难点”等问题踊跃提问,盛老师逐一给予细致解答,现场气氛热烈。
之后,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王旭从思政教育的角度,对学院研究生总体情况进行了介绍,结合校内典型案例,对导师开展研究生培养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进行深入分析,提醒新导师要高度重视研究生思政教育和日常管理,不仅要做好学术指导,更要履行育人职责,要密切关注学生思想行为动态,严格规范个人行为,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最后,张建生对青年导师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强化“第一责任人”意识。必须认真履行导师职责,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对学生的学业和成长负责,做学生的学术引领者和思想引路人;二是要构建和谐融洽的导学关系。做到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在科研学术和行为规范上要严格要求,在生活方面要关心帮助,成为学生的经师和益友;三是要加强沟通形成合力。要与研究生辅导员、学院协同发力,各司其职,建立顺畅的沟通机制,形成研究培养合力,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四是要做到身为人师、行为世范。要坚守师德师风底线,带头坚守正确的价值追求,用个人的品德言行潜移默化影响和教育学生,共同推动学院研究生培养高质量发展。
本次沙龙是学院实施新教师导引计划,助力新教师破冰的重要举措,通过政策解读、经验分享、案例分析等,为新教师如何走好导师第一步提供了系统、务实、有针对性的政策教育和职业引导,对于帮助新导师提升履职能力和育人水平具有重要作用。电气工程学院将继续打造“新教师成长发展沙龙”这一品牌,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学院实施人才强院战略保驾护航。
编辑:王琦、李锦璇
审核:王旭
上一条:学院党委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暨党委(扩大)会总结部署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工作 下一条:凝心聚力启新程 奋楫笃行谱新篇——电气工程学院召开2025年秋季学期全体教师大会
【关闭】
@ 2025, 大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