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内设机构
    • 行政服务机构
    • 其他组织机构
      • 学术分委员会
      • 学位分委员会
      • 师德师风建设分委员会
      • 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 资助育人工作委员会
      • 工会委员会
      • 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
      • 其他议事协调机构
  • 人才招聘
    • 人才招聘
  • 资讯中心
    • 学院新闻
    • 院务通知
    • 师生风采
    • 学生园地
  • 科学研究
    • 科研团队
    • 学术活动
    • 科研资讯
  • 师资队伍
    • 师资队伍
    • 教师名录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培养
    • 研究生培养
    • 实验中心
  • 招生就业
    • 招生信息
    • 就业信息
      • 就业动态
      • 就业信息
      • 招聘信息
  • 党群工作
    • 党建园地
    • 工会工作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国内合作
  • 办事指南
  • 师生意见箱
  • 师德师风举报受理

【师者如光】孙长海:匠心铸魂育桃李 创新领航绽芳华

2025-10-08

讲台之上,他秉求实创新之理,践知行合一之路,融和知识、能力、素养于课堂;实验之中,他是勇于探索的先锋,将最前沿的科技转化为学生触手可及的实践;学生眼里,他亦师亦友,是智慧与幽默并存的引路人,以满腔热忱鼓舞着每一位电气梦想人和青春奔跑。电气工程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孙长海教授,用三十七载光阴书写了一段匠心育人的守望,持续耕耘教育教学,创新成果丰硕涌现。

三尺讲台写春秋 课程跃迁破痛点

“感恩大工的培养和教育,我倍加珍惜每一方讲台。”这是孙长海常对学生说的话,简单的话语背后,是他三十七年如一日的热忱与坚守。自1987年留校至今,孙长海始终扎根于本科实验教学一线,年均授课超98学时,以兢兢业业、孜孜不倦的态度,践行着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担当。2000年初,面对《高电压技术实验》课程基础薄弱、资源匮乏的现实,孙长海从实验平台、教材教法到数字资源,引领了一场全方位的课程建设革新。这一坚持,就是二十五年。近九千多个日夜轮回,无数次试验为伴,他将满腔热忱与长年心血,倾注于高电压实验课程的蜕变,最终将其铸就成为国家级一流课程,为大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建设持续领跑全国作出了重要贡献。

基于长期教学实践,孙长海精准识别并系统破解了实验教学中“知识重构缓慢、工程能力薄弱、创新能力不足”三大痛点,创新性提出“知识重构、能力共生、素养创新”三维一体的实践方案。他率先将团队科研成果转化为智能电气绝缘实验平台,基于此平台学校建成了高水平高电压环境模拟实验室,为电气学生的工程和创新能力培养奠定坚实基础,平台还获得了国家级自制设备奖。孙长海结合多年教学与实践经验,主编了《高电压技术实验教程》,该教材首次系统性地将特高压工程等前沿技术与实验教学深度融合,填补了国内实践教学空白,被多所高校广泛采用,已成为电气工程实验教学领域的重要参考书。他还创新性地开展了真课题情境嵌入式训练,将高电压职业核心要素有机融入实验教学全过程。他提出围绕“系统性、前沿性、开放性”的实验中心建设目标,主持参与10项省部级以上教研项目,支撑实验中心获批辽宁省示范中心。他牵头和参与的相关改革获6项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相关课程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成为成果转化赋能实验教学的典范。

能源革命育先机 教学转型开新局

孙长海深刻把握能源行业前沿趋势,在国家提出“能源安全新战略”后,于2016年前瞻性提出微型风光互补微电网实训平台构想并推动落地。伴随“双碳”目标与新型电力系统战略推进,他于2018年牵头建成大连理工大学智能微电网实验室。依托该平台,他开发了《分布式发电及微电网综合训练》项目式课程,打破专业课程壁垒,迄今服务师生逾2300人。该实验室已成为学校教学展示与招生宣传的重要窗口,彰显我校在电气工程教育领域的先进性与引领力。

孙长海前瞻新型电力系统与教育数字化趋势,自2018年起带领团队历时五年,采用实验与工程、线上与线下、虚拟与实体“三结合”模式,构建“特高压雷电冲击电压发生器设计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该平台于2023年获批国家级一流虚拟仿真课程,并在ILAB上线两年内浏览量突破2.5万,成为广受欢迎的数字教学资源。

他始终紧跟能源领域前沿,依托与中国电气装备集团合作的成果,开发出AI电缆局放缺陷诊断系统(准确率达90%),并搭建高压绝缘特性数据库,推动实验教学向技术应用创新转化。同时,他将青藏特高压工程、白鹤滩水电站、石岛湾核电站等国家重大工程案例实时引入课堂,以鲜活数智化教材持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工程视野。

学术深耕促教学 桃李芬芳遍行业

作为高校教师,孙长海深刻把握科研与教学的辩证统一。他坚持科研与教学深度融合,在极端环境高压绝缘老化机理与评估技术领域取得系列创新成果,联合企业成功研制世界首台百万伏特高压变压器并实现商业应用。他主持省部级重大课题8项,获科技奖6项,发表论文7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0项。

他将自主研发的“智能绝缘电气实验系统”“智能微电网实验室”等平台全面引入本科教学,并开发13项高阶实验。通过真实科研项目与工程情境驱动,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素养,培养出一大批契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电气工程人才。

执教三十七载,孙长海始终怀揣赤诚之心,坚守育人一线。他甘为人梯,悉心指导学生参与“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电子设计竞赛”等赛事并屡获大奖。他所培养的学生因创新与实践能力突出而广受青睐,研究生超90%进入国家电网各省公司及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多人已成为行业骨干。

他常说:“我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更是大工红色基因的传承者。”。他将“求实创新、知行合一”的理念融入教育细节,其播撒的种子已如校园水杉,深根厚植、蔚然成林。未来,他将继续以热爱与匠心,为培养卓越电气工程人才而不懈耕耘。

来源:大工新闻网

编辑:郭凯名

审核:王旭

下一条:学院党委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暨党委(扩大)会总结部署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工作

【关闭】

最新资讯

凝心聚力启新程 奋楫笃行谱新篇——电气工程学院召开2025年秋季学期全体教师大会
Sep 23, 2025
对标一流谋发展 交流互鉴促提升——学院开展“十五五”规划专题调研
Sep 18, 2025
大连理工大学与优利德科技(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电子电路创新实验室”揭牌暨捐赠仪式成功举办
Sep 18, 2025
电气工程学院2025年“三友电器奖学金” 颁奖暨捐赠仪式顺利举行
Sep 16, 2025
  • 中国·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工路2号海映楼    
  • 联系电话:0411-84706936    
  • 联系邮箱:dutee@dlut.edu.cn    

快速链接.

  • 科学技术研究院
  • 教务处
  • 研究生院
  •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 财务处(内控办公室)

友情链接.

  •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
  •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 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 2025, 大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